彩绘在古时候就叫“丹青”。古代的建筑大多都是木质的结构,所以为了防止建筑受潮或被虫蛀,古人想到了在木材上刷上漆或者桐油的法子,后面发现刷漆也可以做到刷的美观,于是丹青便结合了实用性和观赏性,这就是建筑彩绘的产生。
建筑彩绘是我们中华文明标志和象征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据史料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就有用丹粉装饰建筑物的记载。宫廷帝王为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,在宫殿设计上开始采用强烈的原色,同普通百姓的住宅相区分。
秦汉年间,彩绘纹饰不断发展,在宫殿建筑群上出现龙纹、云纹、凤纹、夔纹、锦纹等繁复的彩绘图案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原各国由于受到佛教文化与艺术的影响,彩绘纹饰开始出现大量的佛教元素。
唐代建筑彩绘开始大量采用退晕、叠晕的画法,使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,变化柔和不生硬,体现出一种淡雅之风。使其形式和艺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。
宋代宫殿建筑则具体规定了彩绘的制度、规格、颜料、绘制等,形成一套程式化的系统。宋古典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“非宫室寺观,勿的彩画栋宇”。由于市民文化兴起与士人阶级的作用,宋代在绘画造诣上多为文人画,在彩绘上则更加生活化、生动化、形象化。
明清两代,彩绘发展到了高峰,工艺水平前所未有。图案内容和色彩用料都有了更加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,并成为一种划分等级的标准。皇家建筑彩绘在绘制时会使用金粉,予人威严庄重、富丽堂皇之感。而私家园林的彩绘则更加注重生活气息与图案本身附带吉祥的寓意。
时至今日,古建筑绘画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,我们必须对古建筑绘画的修复怀有敬畏之心,尊重古人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。让古建筑绘画和文字以更原始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,继续传承。
以上是景瑞文化带来的咨询~谢谢大家喜欢~
上一条: 你知道水泥假树的工艺流程吗
下一条: 一幅墙绘作品竟然包含了这么多意义!